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跑车文学 www.pcwx.cc,命运攸关的时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但这一百三十七公里对我们来讲变得极度困难。”接着又突然出现一种清新的、对胜利充满信心的语气:“离极点只有九十四公里了!虽然我们还没有到达,但已得很近了”一月十四日,希望变得有把握了:“只有七十公里了,目的地就在我们前面!”第二天爆发出热烈的欢呼,记录中也出现了欢快的语句:“只有短短的五十公里了,我们必须前进,要不惜任何代价前进!”从那潦草的字里行间可以深深感到,他们是抱着多么深切的希望呀!他们焦急地期待着,根根神经都在抖动。胜利就在眼前。他们伸手便可触及地球的最后秘密。只需一次最后的冲刺,便可到达目的地。一月十六日

    日记描写了“兴高采烈”的情景。清晨,迫不及待的心情早已使他们从睡袋中爬了出,他们比往常更早地出发,以便尽早去揭开极其奥妙的秘密。到下午,这五个百折不挠的人已走了十四公里路,他们热情高涨地在这毫无生气的白色原野上前进,现在目的地就要到达,人类的决定性事业即将完成。突然一个同伴鲍沃斯显得有些不安,他的双眼紧紧盯着这一望无际的白雪原野上的一个小黑点。他不敢说出自己的猜想,但大家的心头都掠过一阵同样可怕的念头:可能已有人在这里树立了路标。他们竭力装得很镇静,就像鲁滨逊把孤岛上自己的脚印错看成是别人的脚印一样,他们自言自语地说,这可能是冰上的一条裂缝或阴影。他们神情紧张地越走越近,仍然想相互欺骗,但一切都已十分明了:挪威人阿门德逊已走在他们前头。

    雪橇架上高高地插着一面黑旗,确凿事实很快打破了他们最后的怀疑,在一处被遗弃的陌生营地遗址上有许多划橇的印迹和狗的脚印:阿门德逊曾在这里扎过营。人类史上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地球的极点,数千年来一直荒无人烟,数千年来,或许从原始洪荒以来从来没有受到过世人的青睐,现在在短暂的时间里,即在十五天之内被人发现了两次。他们是第二批人——在千百万年中一个月只是短暂的一瞬——是人类史上的第二批人。从人类的历史上来讲,第一个人就有一切,第二个人则一无所有。一切努力全都白费,一切艰难困苦都变得毫无意义,几个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也变得荒诞不经。“一切艰难,一切困苦,一切烦恼为了什么?”司各脱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只是为了现在已经完蛋的梦想。”他们双眼噙满泪水,身体尽管极度疲劳,夜里还是不能入睡。他们像罪犯一样闷闷不乐地、绝望地开始向极点作最后的进军,他们曾幻想占领极点时要热烈庆贺,可谁也不想去安慰别人,他们一声不响地拖着疲惫的双脚蹒跚前进。一月十六日,司各脱舰长和他的四个同伴到达了极点。因为他确信第一个人已到过极点,他只以迟钝的目光注视着这一片荒景。“这里一无所见,同最后一天可憎的孤寂毫无二致。”——这就是罗伯特.f.司各脱对南极所作的全部描述。他们在那里的唯一罕见景象不是大自然赋予的,而是由对手成就的:阿门德逊的帐篷上面插着一面挪威国旗,它满怀胜利喜悦地在人类所占领的壁垒上空高高飘扬。征服者在这里放置了一封信,等待继自己之后第二个可能到达的陌生人,并请求把它寄给挪威国王哈肯。司各脱忠实地担起了这个最艰巨的义务:为他人的事业向全世界作证,他热情地把他人的事业看作是自己的事业。

    他们哀伤地把英国国旗——“迟到的英国国旗”插在阿门德逊的胜利标志旁边,然后离开了“背弃他们荣誉之心的场所”冰冷的风从他们身后阵阵吹来,司各脱在他的日记中预感不测地写道:“我对归途感到害怕。”遇难

    归途行军的危险倍增。在去极点的路上,有指南针给他们指路。现在在归途中,他们必须注意不要失去自己的脚印,几个星期中一次也不能丢失,不使偏离补给站,补给站存放着他们的食物、衣服和几加仑石油的浓缩热能。当暴风雪遮住他们的视线时,每走一步心中都会感到一阵不安,因为任何走偏方向必然会走向死亡。第一次进军时他们的那种朝气现已消失殆尽。那时,他们身上有着丰富的食物化学能量和南极之家温暖住所给予的热能。

    后来,意志的弹簧在他们的胸中松开。但是体现整个人类好奇心和渴念的神奇愿望却推动着他们奋力前进,不朽事业的意识使他们产生一种超人的力量。现在,他们只是在为完整的躯体,为他们躯体的存在,为他们必死躯体的存在,为一种没有荣誉的归返而奋斗。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是盼望,不如说是害怕这种归返。

    阅读那些日子的日记简直令人心惊胆战。天公老不作美,冬天比往常来得更早,松软的白雪在他们的靴底上厚厚地粘了一层又一层,严寒折磨着他们疲惫的身体。每当他们历经了几天的迷路和恐惧到达一个补给站时,常常有一场小小的欢呼和一席充满信心的话语。研究工作者威尔逊濒临死亡的边缘还在继续进行自己的科学考察,在自己雪橇上还装载着六十公斤各种必不可少的稀有岩石样品,没有什么比这更能雄辩地证明这几个人在极度孤寂的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了。

    可是人类战胜大自然的勇气在逐渐消失,大自然在这里以数千年所铸成的力量无情地施展它的淫威来反对这五个勇敢的人,寒冷、冰冻、风雪一起袭来,他们的脚早已冻坏,一顿热餐不足以供给全身的热量。由于食物减少身体越来越衰弱,躯体开始失常。一天,同伴们惊奇地发现,他们当中最健壮的埃文斯突然做起了怪事。一路上他落在别人后面,不停地抱怨所受到的和想象中的痛苦;他们惊奇地猜测他那奇怪的饶舌,这位不幸的人可能由于跌跤或可怕的折磨而神经错乱。对他怎么办?把他留在这冰雪荒野上吗?他们必须毫不迟缓地赶到补给站,否则司各脱犹豫不决。二月十七日夜一点钟,这位不幸的军官去世了,离那“屠宰场”仅有一天的路程,到了那里他们将第一次又吃到丰盛的食品——上个月屠宰的马匹。

    现在走在归途上的只有他们四人了。真倒霉!最近的一个补给站又使他们大大地失望。这里只剩下一点儿石油,这就是说,他们不得不节省最必不可少的燃料,节省防御严寒的惟一武器——热能。在那寒冷的风雪之夜只有绝望的清醒,他们几乎已没有力量穿上毡靴。他们继续拖着疲惫的双脚蹒跚前进,他们中间的奥茨用冻僵的足趾行走着。风越刮越猛。三月二日,到达下一个补给站时又使他们大大失望:只有很少一点儿燃料。

    现在句句话语都充满了焦虑不安的情绪。大家感到,司各脱在竭力掩饰自己的恐惧,一种绝望的呼声显然打破了他那故作的镇静。“不能再这样继续走了,”或“上帝和我们同在!我们再也无能为力了,”或“我们的游戏悲惨地结束了。”最后是可怕的判决:“上帝来救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不再期望尘世的人们了。”可是他们仍咬紧牙关,绝望地继续拖着双脚前进。奥茨行走越来越困难,他越来越成为自己朋友们的负担,而不是帮手。他们在中午零下四十二度的气温下不得不减慢行进的速度,这位不幸者已感到,他给自己的朋友们带来了灾难。他们都为自己准备了后事,他们让研究工作者威尔逊给每人发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速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带着病人又艰难地行进了一天。后来,这位不幸者自己要求他们把他留在他的睡袋里听便死神来召唤。他们坚决不同意这个建议,虽然他们都很清楚,他是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病人用自己冻僵的双脚踉踉跄跄走了好几公里路,一直走到宿营地。他同大家一起睡到翌日凌晨。他们朝外望去,外面正凶猛地刮着暴风雪。

    奥茨突然站起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出去一下,”“我或许在外面兜一会儿。”别人都很担心。每个人都知道兜一会儿意味着什么。但没有人敢说一句话来挽留他,没人敢伸手同他告别,因为他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感到,龙骑兵上尉劳伦斯.j.c.奥茨英雄般地去迎接死亡。

    三个疲惫赢弱的人拖着双脚艰难地穿过坚如钢铁的广袤原野,他们已筋疲力尽,濒临绝望,只有自我保存的低级本能推着他们蹒跚前进。天气越来越坏,他们每到一个补给站都受到新的失望的嘲弄,石油越来越少,热量也越来越低。三月二十一日,他们离下一个补给站还有二十公里,但风暴以一种可怕的力量在狂吼,以致他们无法离开自己的帐篷,他们每晚都希望第二天早晨到达目的地,可是他们的食粮已经吃完,最后的一线希望也已消失,他们的燃料已经用尽,温度表上显示了零下四十度。任何希望都已破灭,他们现在只有在饿死或冻死之间进行选择。这三个人在这白色原始世界上的一个小小帐篷里同这不可避免的死亡斗争了八天。三月二十九日,他们知道不会再有任何奇迹来拯救他们,因此,决定不再向厄运迈出一步,自豪地等待着不幸的死亡。他们钻进自己的睡袋,在这最后的痛苦中他们没有在人世间留下丝毫的叹息。一个垂死者的信

    这时,当外面飓风像疯子样在疯狂地撞击那单薄的帐篷墙壁时,司各脱舰长独自面对着无形的死神,想起了自己遇到过的所有的人。这里,人的呼吸声从来没有如此静寂,在这寒峭的寂静中,唯有他勇敢地意识到对自己民族、对整个人类的兄弟情谊。心灵的幻影将那些曾由于爱情、信义和友谊同他有过联系的所有的人影召唤进这白色的荒野,他要同他们说话。司各脱舰长在临死之前用那僵硬的手给他所热爱的所有活着的人写信。

    信写得好极了。在凶恶的死神降临之前,他已将一切细微小事都写到信上,字里行间仿佛也吹进了一股这宁静天空的清澈的空气。信是写给某些人的,但却是对整个人类讲的;信是写给一个时代的,但却永远留传后世。

    他给自己妻子写信。他提醒妻子要抚养好最宝贵的遗产——他的儿子,提醒她首先要使儿子意志坚强。在世界史上一项最伟大成就终了之际,他甚至承认:“如你所知,我不得不迫使自己勤奋,因为我有惰性。”他在临死之前,还在颂扬,而不是抱怨自己的决定:“我可以把这次旅行的一切都你。这次旅行远远胜于在家里坐享其成!”

    他还以最诚挚的友谊给同他一起赴难的难友们的妻子和母亲写信,为他们的英勇精神作证。他,甚至一个垂死的人还怀着强烈的超人感情,为这一伟大的时刻和难忘的死亡去安慰别人的亲人。

    他给朋友们写信。他为人谦虚,但为整个民族感到无比自豪。这时刻,他为能作为整个民族的儿子和受人尊敬的儿子而感到高兴。“我不知道我是否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他承认:“但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耐力和英勇精神。”男子汉的倔强性格、纯洁的心灵使他耻于多谈生活,现在死神剥夺了他对友谊的表白。他在给自己好友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一生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您这样我所敬爱的人,但我从来没有能向您表示过,您的友谊对我意味着什么,因为您赋予我的太多,而我对您则一无奉献。”

    他还给英国民族写了最后一封信,这是所有信中最好的一封信。他感到必须再作一些说明,即他在这场为英国荣誉的斗争中输掉并不是自己的责任。他列举了同他作对的一个个偶然情况,他呼吁所有的英国人不要抛弃他的亲人,死神的回响使这种声音具有一种惊人的。他最后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命运,他最后谈的不是自己的死亡,而是别人的生活:“请看在上帝的面上,关怀我们的亲人!”后面纸张都空着。

    司各脱舰长的日记写到最后一刻,写到他的手指发僵,铅笔从他僵硬的手中滑掉。他希望人们从他的尸体上会找到一些可资证明他和英国民族英勇精神的纸片,这种希望也支持他做出了如此超人的努力。已经冻僵的手指最后颤抖着写出这样一种愿望:“请把这本日记交给我的妻子!’’接着他的手又严酷而确切地把“我的妻子”一词划去,而代之以可怕的“我的寡妇”一词。回音

    伙伴们在小屋里等了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了信心,接着稍感忧虑,最后则日益不安。他们两次派出探险队去营救,但险恶的天气又将他们挡回。这些失去领导的人在整个漫长的冬季都茫然不知所措地躲在小屋里,但他们的心头都深深地笼罩着一层灾难的阴影。这几个月来,罗伯特司各脱舰长的命运和活动都被封锁在这茫茫白雪和沉寂的世界之中。冰已他们封闭在玻璃棺材里。直到十月二十九日,即到极地春天的时候,一个探险队才动身去探寻他们的消息,至少要找到英雄们的尸体。他们于十一月十二日抵达帐篷,他们发现了冻死在睡袋里的英雄们的尸体,司各脱临死时还兄弟般地搂着威尔逊,他们发现了这些信、文件,他们为这些不幸的英雄们堆起了一座坟墓。现在一副简单的黑十字架孤独地高高耸立在这白色世界的小雪山上,它下面永远埋藏着人类英雄业绩的见证。

    不,他们的事业又非常意外地复活了:真是我们现代科技领域的辉煌奇迹!朋友们把底片和影片带回家。化学槽里便显出一幅幅图景,人们再次看到司各脱及其同伴们在徒步旅行,看到了极地风光,这种极地风光除了他以外,只有另一个人——阿门德逊看到过。关于他的话和信件的消息由电线传向全世界。国王在帝国大教堂里为英雄们祈祷。看来似乎白费的事业会再次结出丰硕的果实,不向人类大声疾呼,便不可能把他们的力量引导到难以实现的事业上去。在严峻的对抗中,会由于一个崇高生命的英勇牺牲而使沉沦的意志变得永生。只有在偶然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的情况下才会点燃起贪图功名的虚荣心,而在反对不可战胜的命运之神的斗争中,个人的死亡却能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巨大的鼓舞,这正是诗人讴歌的所有悲剧中最为壮烈的悲剧。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