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跑车文学 www.pcwx.cc,长乐里:盛世如我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上海之后,赵殿元正式投入到新工作中,担任钱教授的私人助理,没编制,不签合同,不交社保,只是口头约定,管吃不管住,按劳付费。

    七月的校园,空旷寂静,绿荫成林,赵殿元总觉得似曾相识,当他看到一栋白色的三层老楼时终于想起,这不是大夏大学的群贤堂么,抗战开始后大夏大学内迁,调集了大量工友前来搬运物资,他就是其中之一。

    钱教授给他解释:“华师大是五十年代在大夏大学基础上成立的,也有圣约翰、光华大学的基因,这座楼一度改名叫文史楼,十年前恢复旧称,老校长王伯群手书的牌匾也由挂上了,历史啊,就是这么操蛋。”

    他们工作的地点是钱教授的独立研究室,系里给他一间大屋,书架上摆满典籍资料,宛如一个小型图书馆,教授坐藤椅,两个编外助理各自坐一张单人沙发上,中间的茶几上堆满影印版的资料,就此开展工作。

    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查找线索无异于大海捞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潘家就是最佳的切入点。

    潘家是旧上海有名的资本家,留下的资料卷宗很多,潘家在潘克竞这一代达到巅峰,涉足房地产、金融、航运、实业等领域,家资巨万,声名显赫,淞沪会战后,很多沪上名人为避祸迁居香港,后又迁居重庆,比如杜月笙、虞洽卿等人,愿意留在上海的,要么沦为汉奸,要么托病不出,潘克竞是真病了,他两次中风,半身偏瘫,加上鸦片成瘾,终日不出家门,但人虽病,名头还在,所以在日伪制定的伪政府名单中就有潘克竞的赫赫大名。

    而潘克复,此时不过是跟着盛老三混的帮闲,虽算不上小喽啰,但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也就是说,堂兄弟相比较,潘克竞才是更值得刺杀的那个。

    沦陷之后的上海,整日腥风血雨,暗杀不断,几方特工在租界内杀来杀去,很多汉奸命丧黄泉,甚至连唐绍仪这样的大人物在没有明确落水之前,也被军统特务杀掉。

    “以此推论,也许要杀的人是潘克竞。”赵殿元道。

    “我们来捋一下。”钱教授叼着烟斗,在纸上挂着线条,“把重点放在潘杨联姻上,潘杨联姻,这本身就值得玩味,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潘杨两姓是不能结亲家的,这个典故的起源是北宋初年大将潘美和杨业家族之间的仇怨,当然对于研究历史的人这并不成立,事实上杨业只是北汉降将,而潘美则是有拥立之功的重臣,二者身份差距很大,杨家将的拔高来自于后世的民间传说,不足以信。”

    潘家宁干咳一声,钱伯伯的老毛病又犯了,说着说着就扯远,讲课就像讲故事,所以他才深受学生喜爱。

    钱教授得到提醒,把话题拉回:“潘家娶亲,从慈溪乡下将新娘子接到上海,接来第一天人就跑丢了,被赵殿元你捡到,住了一夜,第二天离开上海,然后你被潘家管家雇去做假新郎,也就是说,潘家是临时抱佛脚,并没有预先准备,但对方却有后手,正品跑了,立刻就把赝品顶上去了。”

    潘家宁说:“我有一个疑问,既然杨蔻蔻的使命是打入潘家执行任务,她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要逃走呢?”

    赵殿元说:“当时我以为她是逃婚,现在看来确实可疑,既然她是带着任务的,明明已经在潘家了,却又离开,这究竟是为什么?”

    钱教授说:“原因只有一个,出意外了,搞谍报工作很多都是单线联系,她的联络人出了意外,被捕被杀或者没在约定的时间出现,杨蔻蔻以为自己暴露了,就迅速撤离,在没有收到明确指令的情况下,她选择就近隐蔽,伺机而动,就住在长乐里,灯下黑嘛。”

    赵殿元说:“我有一个问题,潘家娶儿媳妇,又不是从乡下买粗使丫头,娘家无论如何是要派人送亲的,旁人认不出,这个娘家人难道也区分不出真假么。”

    钱教授说:“OK,我们重新复盘,钱如碧写信到慈溪,要求亲家履约,把指腹为婚的杨丽君送到上海,于是杨家派出一名长辈将杨丽君送到上海,杨丽君早有预谋,瞅个机会就跑了,那长辈怎么办?难道不去找,立刻返回慈溪?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去慈溪都没有直达的高铁,那时候坐船更不方便,这个长辈势必会留在上海,第二天不就举行婚礼了吗,长辈一定会在现场,也就是说,杨蔻蔻代替杨丽君出场,这个娘家长辈是知情的。”

    赵殿元和潘家宁一起点头。

    钱教授说:“甚至存在这种可能,他就是杨蔻蔻的上级,是整个计划的策划者,甚至这桩亲事也是他推进的,不管目的是暗杀潘克竞或潘克复,还是刺探情报,还是谋取潘家的财富,总之两个女孩子都是棋局中的棋子,杨蔻蔻是杨丽君的替补,一个不成,另一个顶上。”

    赵殿元这回摇头:“蔻蔻怎么会是替补呢,她比杨丽君沉稳干练多了,她应该是主力才对。”

    这话就让潘家宁不乐意了,她倒不是站在曾祖母立场上说话,她只是觉得,女性的专长未必在打打杀杀,有时候温柔乡才是英雄冢,水磨工夫比刀枪更有威力。

    潘家宁说:“杨丽君上过中学,是知识分子,具有爱国思想,如果她真的和潘骄结婚的话,会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钱教授说:“这可不像是军统的做法,倒像是我党的统战行为。”

    就凭现有的资料去拼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